2023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洞察白皮书

时间: 2024-02-26 08:16:02

  ——数字化的经济时代,供应链对于商业的意义已由过去的“成本中心”转变为“机会中心”。过去,供应链主要是解决生产中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对企业来说是成本支出。但是,未来通过优化供应链各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这一转变意味着,在供应链内部以及市场、销售等活动中,供应链需要有能力实时收集、处理、传递数据洞察。而那些积极地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公司将在营收和利润上超越那些迟迟不行动的公司。

  ——供应链金融正成为推动这个转变的核心要素之一。供应链金融主要服务于对中国GDP贡献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的中小微企业,这一些企业也是市场经济中更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是世界性难题。究其根源,是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金融机构为中小微公司可以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与收益不匹配。供应链金融,将单个中小微企业置于产业供应链视野中,通过从供应链上下游搜集生产、流通、交易、消费等各环节的数据,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最大限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借助产业链中实力较强的核心企业的信用,重构金融机构在服务提供当中的成本与收益,打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的堵点。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已有超过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其在中国的起步,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多年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模式占据主流。其中,金融机构依托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企业授信,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核心企业商业票据进行融资,是供应链金融最为主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业务。虽然从根本上来看,仍然面临着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度依赖核心企业,尚未摆脱主体信用,尤其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流动尚且无法触及二、三级产业链末端的节点等核心痛点。

  2020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各项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提升了供应链金融的战略高度。同时,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也在持续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帮助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获得更全面高效的融资,从而畅通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

  IDC对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现在的状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供应链上游融资可获得性相比来说较高,只是在融资成本、期限、额度、便捷度等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下游企业融资可获得性较低的主要痛点是风控。同时,还存在供应链上下游数字化程度较低,平台建设成本高、缺乏运营能力等问题。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能够有效推动供应链中所有的环节的数据实时共享,并提高供应链中信息的透明度。同时,金融机构基于更多、更全面的数据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各方进行更智能、及时且准确的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从而打开新的局面。

  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的建设能有效推动传统模式下,过度依赖于核心企业的融资模式,发展为由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产业企业等生态伙伴共同参与、协同的发展的生态化发展模式。这种生态化的模式不仅能将融资企业置于生态网络当中,而非单一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当中,生态中的多元数据可以相互关联、校验,从而大幅度的提高风控能力;而且也能有效促进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之间的有效联动,实现供应链金融从“单链”到“多链”、从链状到网状的跃迁发展,从而提升供应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