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时间: 2024-03-02 08:31:33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不一样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其产品的重要功能还在于提高居民体质、发展社会生产、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其中俱乐部负责球员训练并参与比赛;赛事运营公司围绕赛事IP对赛事进行统一开发、推广及管理,以此来实现赛事IP的效益最大化;体育营销为赛事寻求赞助支持,同时帮助赛事扩大影响力;场馆运营为比赛提供场地支持以及比赛日相应的衍生服务;体育传媒通过媒体放大IP的品牌和价值,同时通过转播权实现变现;衍生开发通过体育用品、体育彩票等多种方式,围绕IP进行多种方式重复变现。

  基础服务中包括体育培训、健身服务、智能硬件等多个类别,从各个角度满足大众对于体育消费的各细分品类需求。

  例如体育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大众体育水平、培育锻炼习惯;健身服务可以为大众提供运动活动场地,同时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进行锻炼;智能硬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监控运动表现,从饮食、睡眠等多方面对锻炼活动进行辅助。

  空间依存度大:体育产业经营首先要考虑为从事体育活动的消费的人提供必要的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场馆,还应该要考虑经营地点的区位因素等。

  时间消费明显:大多数体育消费者只有在拥有相对充裕的余暇时间的前提下才可能进行体育消费。

  消费层次要求高:只有大众有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消费能力和较高层次的精神娱乐需求之后,才可能诞生体育产业。

  服务质量要求高: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体育消费者要通过时间和金钱的消费换取运动满足感、体质增强等多层次消费需求。

  2015年中国体育总产值约1.7万亿,占同期GDP的2.47%。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中提出,至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要超过5万亿。

  从绝对值的角度看,体育毋庸置疑是个极大的行业。但是从产业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体育产业中86%来自于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体育服务业(赛事、健身、培训等)仅占总体规模的6%;而美国体育服务业占总体的46%,相较之下我国体育服务业占比极低。

  群众整体体育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随人均GDP水平同步提升,一线城市开始引领体育消费。

  从消费需求层次递进的角度看,体育消费因其具备丰富的精神内涵,相比一般的实物消费,更接近于精神消费。社会体育消费的整体水平受到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制约。

  从消费意愿而言,体育消费能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满足人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中较高级的需求满足。在个体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这种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将逐步显现。我们明显能观察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增大,现代人对体育活动愈发重视,健身、运动慢慢的变成了新的潮流。

  而从消费能力的角度而言,美国在80年代开始步入体育大爆发时期,彼时美国体育GDP占比超过1%;而目前中国北上广深一线年人均GDP已超越美国80年代末期,从消费水平上讲,一线城市已确定进入体育消费爆发期。而从全国消费水平来看,2016年全国人均GDP已超越8,000美元,仅为美国1975-1976年的水平。我们大家都认为,在中国,一线城市已确定进入体育消费爆发期,同时将引领二三线城市体育消费快速提升。